BBC披露FOTA版2013F1车身规则 窄前翼低鼻锥平尾翼
2012-09-22 sina 0阅读
2014年的F1也许会像这款1998年的迈凯轮,低鼻锥平尾翼
BBC在5月16日报道说,F1技术工作小组(TWG)通过投票表决,最终同意放弃在2013年引入地面效应的激进底板设计,现在就看托德的意思了。英媒体同时披露了F1车队提出的2013版车体规则内容细节。
我们知道,国际汽联计划2013年对F1规则进行一次大改,为此他们委任威廉姆斯F1车队工程总监帕特里克-海德,及前法拉利F1车队主设计师罗伊-拜恩起草一套全新的车体规则。
F1主管团体希望,这套全新的规则,连同2013年1.6升4缸涡轮增压引擎的引入,能让F1的油耗降低35%。并同时保证F1赛车驾驶的挑战性,观赏性,单圈速度则不得慢于当前的赛车5秒。
海德和拜恩最初拿出的方案是让F1恢复使用昔日的地面效应底板设计,因为这种设计可在有效的降低赛车风阻的同时,保持高水平的下压力。但是F1车队的保护伞——F1车队协会(FOTA)认为,这种方案会给车队带来大量的工作和高昂的开销。
所以,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方案。具体办法是,通过引入一系列逐条的空气动力学限制来降低赛车风阻,以达到FIA的改革诉求。FOTA相信,这样同样可以实现FIA最初设定的将油耗降低35%的目标。只是赛车的空气动力学效率,可能没有主管团体期望的那么高。
BBC报道说,这份代表车队意志的规则被称为“FOTA规则”,是由拜恩为他们起草的。两周前在土耳其,FOTA的技术规则工作小组(TRWG)已经开会审议通过。随后在上周,又得到了F1技术工作小组(TWG)的赞许。以下是BBC披露的具体内容:
将前翼宽度从当前的1800mm减至1650mm;
引入更加平直的尾翼,如同当前的F1在高速的蒙扎使用的版本;
明显降低的鼻锥,以提高赛车的安全性;尽管鼻锥的精确高度上限尚未敲定;
保留可调尾翼,或减阻系统(drag-reduction system 简称:DRS);今年引入的这项技术让超车变得容易了。
限制所有位于赛车侧箱之前的额外车身部件(即各种小翼和导流板)。
限制前翼端板的设计,目的是为限制目前F1出现的各种复杂设计。
将车轮从13英寸增至18寸的计划,至少推迟到2014年实施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F1车队更倾向于小修小补的规则调整,而不是颠覆性的改革。F1当前的阶梯状底板设计,得以保留。赛车在外观上会像文首的那辆1998年的迈凯轮。但是,国际汽联是否会答应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在理论上,如果成员包含F1技术总监查理-怀汀的F1技术工作小组——TWG都同意了以上内容,那么接下来只需要完成F1规则进一步的例行审核程序,就可以写入规则书。现在的唯一问题是,FIA主席让-托德是否乐意接受FOTA的规则。按照时间表,F1主管团体最晚将在6月末决定是强制执行他们最初的改革计划,还是接受车队的建议。
已知的一个技术事实是:如果FOTA的规则被采纳,那意味着届时赛车的空气动力学效率会比FIA最初推崇的采用地面效应的底板设计低,因为赛车风阻会更高一些。
F1赛车目前的风阻系数是0.9,如果采用FOTA上述规则调整,大约能降到0.7左右。而FIA最初希望的是能够减至0.5。
单纯的削减风阻数值并无实际意义,FIA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降低F1的油耗。F1车队认为,采用他们小修小补的低成本方案,是可以实现的。因为国际汽联2013年引入的引擎规则的部分,已经限制了燃油的消耗。既然如此,那么与其大动干戈,不是低成本的规则微调。
但是BBC分析说,如果让-托德一味坚持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法国人也许会希望F1车队使用风阻更低的高效率赛车,这是目前无法预知的。不过从托德去年10月上任来看,他一直保持着同车队之间积极的对话,更倾向于通过协商来解决事情。
当然,在2013年的1.6升引擎规则上,托德是没有任何让步迹象的,即便其前雇主法拉利强烈反对。
(行云)
下一篇:苏蒂尔斗殴将面临法律诉讼 不排除追讨其他涉案